冬季養生之道

《素問》中指出:秋涼冬寒,陽氣漸衰,人體氣血趨向於裏。表現為皮膚皺縮,腠理緻密,津液下流而多尿等。冬季從立冬開始,經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共6節氣,冬季3個月,草木凋零,自然萬物生機閉藏,此季節正是所謂「養臟」的好時機,《黃帝內經》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冬天萬物斂藏,養生之道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,收藏陰精,使精氣內聚,以潤五臟;若冬不藏精,則春必病溫,因此我們須利用冬季來好好養生,養精蓄銳,以待來年春天健康出發。

 

冬季對人體健康的基本影響

由於腎藏精、人體發育和生殖的源動力、納氣、主水液以及「主骨、生髓、通於腦」、「開竅於耳及二陰」的功能,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,就在於維護腎的以上這些自然屬性功能,不要違背之而應順應之,尤以中老年人更需多加注意。

 

目前冬季比較常見的疾病歸納如下:

一、【慢性支氣管炎】:多在冬季復發,有明顯的季節性。健康人在10度C環境中,體溫雖可保持恒定。但鼻粘膜濕度平均下降2.1度C,而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鼻粘膜溫度下降的更多;肺最大通氣量也在冬季爲最低。因此,一般所用的補藥以六君子湯爲主。

二、【關節痛】:包括風濕性關節炎、類風濕關節炎、肥大性關節炎。這類風濕痛對寒冷很敏感。根據研究,寒冷後關節溫度下降最多,次爲肌肉、皮膚。寒冷期細胞穿透性降低,代謝廢物的轉換也就延遲,使關節活動增加阻力。當外界氣溫下降至15度C時,關節即可能産生疼痛。如果增強血流,改善關節內外溫度,則可解除疼痛。因此,一般常用的補藥為桃紅四物湯等。

三、【心肌梗塞】:其發生的病因與寒冷因素極爲相關,每當寒流來襲時最易發生。此時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去平衡,增加了毛細血管及周圍小動脈的阻力,而且血中纖維蛋白元增加,腎上腺素分泌增多,血粘度增高,最終導致心肌梗塞。所以,在冬季時此類患者的補藥應以炙甘草湯爲主,同時須忌煙與濃茶,並減少任何含酒精的飲料。

四、【流行性感冒】:初冬時節氣候冷暖不定,一些傳染病容易流行,特別是流行性感冒,因此在感冒流行期間,要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。屋內也要經常通風,床頭可擺放一些桔子或薄荷油,也可用米醋熏房間,或夜枕有防治感冒效果的桑菊枕,以預防傳染到流行性感冒的可能性。

 

冬季養生的原則與方法

在寒冬季節裡,萬物皆閉藏蟄伏,人類的新陳代謝也隨之減緩,免疫力也因此下降。所以在冬季時應做好養生,培養明年健康體質的根本。《黃帝內經.素問.四季調神大論》中,有一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冬季精神、起居和飲食調養的方法,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,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,並結合現代醫學將其歸納如下:

一、【生活方面】: 黃帝內經上說: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,水冰地坼,無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溫,無洩皮膚,使氣極奪,此冬之應,養臟之道也,逆之則傷腎,春為萎厥,奉生者少。」由此可知,人們應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,以斂陽護陰為原則。在冬季不宜太早起來活動,若有晨間運動習慣的人,應待陽光出現並做好保暖防護再出門,以避免溫差過大而受寒,或發生高血壓、中風、心肌梗塞等意外。此外也要固守元陽,必須節制房事,大大減少性生活的次數。。 「去寒就溫,無泄皮膚」亦即要注意避寒,但也不要整天都待在暖氣房內,或是穿著厚重的衣物做太過激烈的運動,因流汗過多而迫使陽氣經皮膚散發出體外。當天氣寒冷時儘量不要緊閉門窗,白晝要開啓門窗讓空氣對流,夜晚則以開小氣窗來注意空氣的流通,但也不要因畏懼寒冷而蓋著厚被蒙頭大睡,這樣容易使體內的熱壅積在頭部,再加上吸入過多汙濁的空氣而造成隔天清晨頭昏腦脹、精神不振。另外衣著厚薄的合適度也要注意,不要過少過薄,以免室溫過低易患感冒又耗陽氣;若衣著過多過厚,室溫過高將使腠理開泄,陽氣不得潛藏,寒邪易於侵入。因此人體若沒有陽氣,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。  

二、【飲食方面】: 儘量少吃生冷的食物與冰涼飲料,涼性的蔬菜水果也不宜多吃,這樣才不會讓人裡外皆寒,陽氣俱失。雖然喝酒或食用辛辣的食物,能讓人有溫熱的感覺,但如果過量也會因流汗而使陽氣外洩,可說是過猶不及,尤其是麻辣火鍋,吃多了容易犯胃病、十二指腸潰瘍、口腔潰瘍、牙齦炎等疾病。另外飲食要溫熱勿燥,雖然冬季寒冷,人們喜歡吃溫熱的食物以抵禦嚴寒,但燥熱的食品吃多了容易產生上火的症狀,甚至產生熱性的疾病,因此仍建議少吃油炸類的食品。至於胃腸功能不好的人,應先調理好體質再來進補,否則不僅不會吸收,而且還會徒增腸胃的負擔,並導致消化不良與腹瀉。

三、【預防感冒】: 由於冬天感冒的發病率較高,因此要特別注意防範。如果有頭痛、鼻塞、怕冷、想吐等風寒感冒的症狀時,可用三分之一顆的洋蔥切絲、加入黑糖少許及一碗水,並用大火煮滾,然後再小火續煮十分鐘,剩半碗溫服,但多汗及狐臭者忌用。 至於有心血管病人應注意保暖,冬天是心臟病的高發季節,這與氣候轉冷有關。因此,心臟病患者到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。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縮、血壓升高,加重心臟負擔,並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利。爲此,應避免用冷水洗臉,以免冷水的突然刺激而誘發心絞痛;洗衣洗菜時也不要長時間把手泡在冷水裏,可能的話儘量用溫水。體育鍛煉的話,應以打太極拳、做操、散步爲佳,而賽跑、滑冰等激烈運動是較不適宜的。

四、【冬季冷感】: 每逢冬季來臨,有些女子,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就特別怕冷,醫學上稱為「冷感症」。現代醫學研究認為,女子由於經期、孕期或患有貧血、胃腸症及久病體虛等,機體的抵抗力降低,抗寒能力差,所以在冬季就特別怕冷。另一方面,婦女如果營養缺乏、低血壓或甲狀腺功能減退,會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環不良,特別是肢體末梢血管血液循環障礙,導致手腳冰冷。為了預防和減輕冷感,應積極參加適宜的體育鍛煉,尤其是從事久坐或久立工作的婦女,應重視工間活動,多做手、腳和腰部的運動。同時歷代醫家認為,多吃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鵪鶉、大蒜、辣椒、生薑、香菜、洋蔥、花山藥、桂圓、栗子及杏脯等性屬溫熱的食物,都有助於禦寒。

五、【肌膚保養】: 冬天氣候寒冷,人體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,表皮血管會收縮,使得血液循環減慢,皮脂腺功能降低,導致皮膚的水分與脂肪含量減少,如遇寒風吹襲,皮膚就會變得較為乾燥、敏感,甚至皸裂。因此可多吃些含黏液質的食物,如蜂蜜、木耳、海參、蹄筋等,以提高血液中的膠質含量,並增加細胞內水分的保存。如患有冬季搔癢症,小腿抓得又紅又癢且龜裂脫屑的人,則宜塗抹乳液加以保養。

六、【關節足部保養】: 由於手腳關節經常暴露在外,容易因失溫而導致關節僵硬,血液循環變差,特別是關節炎患者,寒冬季節更是難熬。所以關節應注意保暖以避免吹到冷風,並可在睡前以溫水泡腳,有改善循環與幫助睡眠的功效。如果痠痛嚴重時,可請中醫師以溫經祛寒、活血通絡的藥物來治療。 冬月溫足涼腦:《保生要錄》中明確指出,冬季腰腹下至足應經常保持溫暖,胸部上至頭應稍稍保持一點涼意。但要涼到不凍的程度、要溫暖到不燥熱的程度,這樣冬季寒病熱病才不易得。另外睡前也可以洗足: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在其名著《千金要方》中說:「冬月洗足而臥,則無冷病」。實踐證明,冬季臨睡前用溫水洗足,能活血通絡,亦可使神志安寧,促進睡眠。這一養生法對於雙足不溫的老年人更是保健良策。

 

飲食調養與食補藥膳

除了以上的養生原則與方法外,適時做飲食調養與食補藥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 冬季進補,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環,避免天冷時手腳冰冷,另一方面可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功能,以預防疾病的發生。因此冬季適時適當的進補,能夠避免因一些小感冒而引起嚴重的併發症,但進補也須根據實際情況而定,千萬不可盲目。

很多人普遍有著錯誤的觀念,總認為冬令進補既然是補品,就有益無害,多多益善,不然就是補不得法,結果反而產生副作用。舉例來說,現代人的冬令進補不外乎就是羊肉爐、薑母鴨、燒酒雞、當歸鴨等等,這些都是屬於溫補的食物,對於體質虛寒的人的確有滋補、溫熱身體的效果。但問題是這些養生葯膳幾乎都是高油、高熱量、高蛋白的食物,對於有慢性病的人來說,如此的進補法,非但沒有養生反而加重了這些慢性病的發生率。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,如高血脂症、痛風患者,不宜吃太多動物內臟及海鮮;急性感染症者,也不宜進補。

所以在冬令進補時,要針對體質食用一些滋陰潛陽、補中益氣調腎的膳食,並少食生冷,但也不可過於燥熱,或吃太鹹、太油的食物,另外是蔬菜的攝取及高纖、低油、適量蛋白都很重要,換句話說,進補也需對症才行。 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,居住的環境、氣候各異,所遺傳的體質也相差很多,有些人因為工作關係,常要當夜貓族,成為常感覺口乾舌燥、目澀、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的燥熱體質,也有的屬常腹脹、拉肚子、四肢冰冷的脾胃虛寒型;雖同屬冬令進補,但前者進補的食材、藥材傾向以甘潤生津之品為宜,而後者較須注重甘溫補中之品。

除此之外,還要因人而異,人有男女老幼之別,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,本著人體生長規律,少年重養,中年重調,老年重保,耄耋重延。 正所謂「虛者補之,實者瀉之」,如果進補適合對象的體質是虛性的,而火氣大、咽乾口苦、嘴巴破、便秘等,體質過度亢進者屬實性體質,則需要處以瀉火法或涼補法。一切須依中醫的辨證原則,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養生進補的效果。因此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,千萬不可盲目進補。 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、生活壓力大,經常睡不好、睡不夠、睡眠品質不佳,也導致身體有一些不適的狀況出現,如頭痛、頭暈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心煩氣燥、生理不順等,因此適當的「補眠休息」更是冬季養生最佳的良方藥膳。

 

簡易養生穴道按摩

冬季養生除了用飲食調養與食補藥膳外,其實簡單的穴道按摩也能達到養生的效果。如合谷,內關及足三里按摩法,每天自我穴道按摩幾分鐘,養生效果可以持續一整個冬季,而且也不會在季節交替時就常掛病號。  

另外是預防冬天中風的簡易穴道按摩法,尤其是老年人,在早上醒來那一刻是最容易出事的危險時刻,因此早上醒來可先靜臥十分鐘,然後再依照下列步驟來做:

1、輕輕轉動腳踝,先順時針轉36下,再逆時針轉36下。

2、順著肚臍上、下,順、逆時針各按摩36圈。

3、擦臉由額頭順臉頰一直擦至下顎,做完這些暖身動作再起床。 注意老年人應準備寬鬆的大衣在床邊,只要一離開被窩就立即穿上。並在床下置一踏墊,不要讓雙腳直接接觸冰冷的地面。

 

結論

古人說:「上工治未病」,也就是說好的醫生,在病人尚未發病時就懂得去預防疾病的發生,這也就是現在的預防醫學,在寒冷的冬季更顯得其重要性。所謂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我們應善用以上的養生之道在冬季時自我調養,自己當上工來治未病,養精蓄銳,補不足而瀉有餘,以待來年的春天健康出發。